top of page

I Believe... 

陽光和水是生命的養分

遊戲和愛是成長的基要

by May Aresko

Wooden Toys
PTI logo.png

Play Therapy遊戲治療 

遊戲治是心理治療的一種,在遊戲中加入治療的元素,為3歲或以上的兒童及青少年,以遊戲為語言、玩具為他們的文字,以窺探他們的內心世界。透過遊戲,把小孩內心的感受及想法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重新演繹及整理,讓他們抒發感受、認識自己。透過遊戲治療師的協助,減退負面情緒及內心矛盾,發掘解決問題的方法,重建自信,從而疏解情緒並得到治療。

​遊戲治療功用:

透過遊戲治療,治療師透過瞭解孩子的經驗、反應、感受及想法,協助兒童重新整理及面對各樣的成長障礙。經過半世紀的發展,從臨床經驗和學術研究中發現,受困擾的孩子經歷12-24節的遊戲治療後,普遍在以下方面有一定幫助︰

- 表達內心的情緒,減輕壓力和焦慮

- 發展合宜的自我概念,接納自我,適當的表達自己

- 建立自信及自尊感

- 發揮創意,更具彈性去解決問題

- 經驗能力感,增強解難能力(如:覺察、表達及疏理情緒)

- 獨立自主,更有責任感

- 改善溝通能力,增強社交

- 提升學習興趣

- 發展內在評價系統,建立較健康的家庭及人際關係

Aspiring Pilot
Baby with Teddy Bear

遊戲治療適合以下孩子:

- 容易發脾氣、衝動

- 怕與陌生人接觸、過份退縮、自信心不足、缺乏社交力

- 對學習欠缺動力和專注力

- 情緒不穩定 ,經常焦慮、擔心及害怕  

- 過份依賴父母或主要照顧的人  

- 兄弟姊妹關係緊張

- 面對分離 (如父母離異或至親生病/死亡等)  

- 面對家庭或環境轉變,如弟妹出生、轉校、升小/中學

- 拒絶上學、經常出現身體不適而找不到原因

- 難以入睡或失眠、退縮、倒退行為 (表現與年紀不相符)  

- 極端行為,如暴力、自我傷害等

- 面對突變、天災、目睹或經歷暴力/傷亡等創傷事故

遊戲治療形式

遊戲治療可分「個人」及「小組」形式,小組人數為2-3人。治療師會先安排家長面談及按孩子情況作出評估,然後向家庭建議治療形式。另會按需要設有上門服務,歡迎查詢。

Children in Indoor Playground
Throwing Caps

認證遊戲治療師專業資格:

由於香港未有為遊戲治療制定註冊制度,所以一般現時香港的註冊遊戲治療師均須透過外國協會註冊。而不同國家也有不同的註冊要求,英國的PTI和美國的APT是認受性較高的兩間協會,以下是共通的基本資料供參考:

 

- 最少需擁有相關學系的學士或碩士學歷

- 完成由認證英國/美國遊戲治療協會認可的課程 (150 – 240小時不等)

- 由註冊遊戲治療督導員督導下完成數百小時實習

- 註冊治療師名單可於協會網頁供查閱

© 2025 by May Aresko Lam, APT, CCLS, RSW 

bottom of page